宝宝快乐健康成长可能
是许多妈妈的心愿吧,怀宝宝时有许多要学习,而带好宝宝似乎有更多要学啊,呵呵。就将我看到的一些与宝宝运动及健康成长有关的一些资料贴出来与JMs共享啊。
●宝宝徒手运动10例
●6大因素影响宝宝身高
●孩子不宜太早玩的10种运动
●9种不能用的逗孩子的方法
●远离宝宝成长误区
●育儿最易犯的17个错误
●22种你该注意的儿童心理异常
――――――――――――――――――――――――――――――――――――
宝宝徒手运动10例
运动的好处,你我皆知;运动的方式,不分户外室内;而运动的器材则可有可无。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简易动作,不须借由外物亦能达成锻炼的目的,您不妨一试!
婴幼儿的生活世界由三个镜头构成,睡眠、饮食以及运动,彼此交替、昼夜上演。其中的运动画面,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活动量也越来越惊人!
运动的好外在于促进神经、肌肉以及骨骼的生长,对自我身体形象的建立,及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均有所助益。婴儿的动作如果发展得好,可以保护自己不会东一下跌倒,西一下撞倒,还可以控制环境、超越障碍,避免许多潜在的危险,像是跨过水沟、越过高地等等。
幼儿从事运动不一定要在户外进行,也未必得到借助其他道具器材,在平日居家生活当中,一些不经意的随手动作就是最简便的运动动作,父母不妨一起参与,使成为最佳的亲子休闲方式!
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在展开徒手运动之前,请先注意四周环境是否有尖锐、棱角突出的家具物品,确保安全为重;其次,在幼儿的穿着方面,以吸汗、舒适为原则。如果担心小孩在激烈运动之间滑倒,可以事先替孩子穿上脚底板附有塑胶颗粒状的止滑袜。运动后别忘了喝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或是换下汗流浃背的衣衫,免得受凉。
徒手运动请预备——正式开始!
1、攀爬家具
从地上平面爬行,进展到爬上椅子,是建立立体空间高度概念的最佳练习机会,亦可强化手部和腿部的肌力。在攀爬时如撞到亦无妨,从经验中幼儿可以学到如何避免危险的自保本领。
2、上下楼梯
幼儿的高度概念是先在视觉上习惯后,再从动作中经历真正的高度感受。双脚同上或是同下一个阶梯,进步至一脚一级都是对腿肌进行更高阶段熟练,并使高度判断力更加清晰明确。
3、人体滑梯
加速度与高度的变化,使得孩子甚觉新奇有趣,乐此不疲。但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可以面朝父母,扶住宝宝上臂后再让他溜下,较大的幼儿便可自行上下。
4、触探身体
走在平坦的硬地板不稀奇,踏在不平且柔软的人体才过瘾!不仅增加脚底的触探刺激,父母可以和宝宝说话,吸引其注意力。
5、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为前庭系统抗地心引力的平衡表现,不过光是孩子一人单脚站立没有意思,不如亲子一起来比赛,看看谁维持最久!如果幼儿已具备数数能力,不妨和子一块儿数:一、二、三……
6、双脚跳跃
每一次的跳跃都是腿肌展现屈伸爆发力的时刻,从屈身半蹲到一跃而起,动作从夸张到优雅,顺便观察其平衡感如何,是东倒西歪、容易跌倒、还是“弹簧超人”越跳越高。
7、翻筋斗
一岁多的孩子会试着弯下腰身,从两腿间探看世界,这时可顺便抓住其大腿和腰部,协助完成被动式的翻滚。翻滚斗可训练宝宝的平衡感,并使手脚力量更臻强劲。
8、奔跳抢宝
跑是训练爆发力的速度活动,但在求快速之余,亦得留心自身安全,观察孩子对障碍物的避免反应,建议可用“抢宝藏”方式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
9、吊单杠
吊单杠可训练孩子手部的抓握能力,并且强化臂肌,满足人类回归原始自然的攀爬方式,同时考验父母的手臂是否足以支撑小朋友的重量。
10、摇摆舞
播放节奏明快的童谣,让孩子随着音乐自由摇摆,简单的几个动作,摆摆手、扭扭腰甚或或转个圈,都会带给孩子莫大的乐趣。
――――――――――――――――――――――――――――――――――――
6大因素影响宝宝身高
1、遗传因素:对宝宝身高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因为最终身高还受到其他后天因素的影响。性别足月新生儿的平均身长,男孩比女孩略胜一筹,差距约2厘米左右。这种性别差距在整个时期都可能存在,直至青春早期。
宝宝的身高受遗传影响比例大一些,从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未来所能达到的身高,有公式如下: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2、营养:营养充足的宝宝长得较快。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
3、睡眠:睡眠充足的宝宝长得快。因为宝宝的生长受到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调节,而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在睡眠时量最高。
4、运动:运动能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高的增长。
5、疾病:一般急性病影响体重,慢性病影响身高。
6、环境:一般而言,我国北方的孩子普遍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孩子也长得较高。
※ 宝宝长高的秘密
1、注意季节。
儿童的生长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长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达7.3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这个时间段妈妈可就要多花点心喔!!
2、掌握身高增长规律
宝宝身高的增长有一定规律,刚出生的新生儿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为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一年约增加10厘米;两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因此,在身高增长高速期,一定要搭配好饮食哦。
3、骨骼发育优劣决定宝宝高矮
身高是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宝宝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优劣决定的,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
4、科学合理的春补
※ 方案一、选用食物滋补佳品 饮食上,可为宝宝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枣、蘑菇、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既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同时味甘性平,适量进食,是宝宝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特别提示】对于身体健康的宝宝,食补是满足他们生长发育最安全、最有效的对策。只有体弱多病的宝宝,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进行合理的药补。
※ 方案二、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生长发育速度快,身体对钙营养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饮食上应给宝宝多选用豆制品、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食物。为了保证钙营养的吸收,除了让宝宝多去户外晒太阳外,还应注意提供含维生素较丰富的饮食,如蛋、奶、动物肝、海产品等。
【特别提示】注意限制宝宝过多地吃糖或甜食,这样易使体内的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