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宝宝是否缺钙、何
时补钙、如何补钙,出牙晚是否要补钙等问题,可能好多宝爸宝妈都和我一样,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过。下面就将有关问题及我在网上收集到的一些补钙食谱一起贴出来与大家分享啊,呵呵。
一、为婴幼儿补钙小常识
1、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
给宝宝补钙非常重要,这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话题。市场上有许多品种的钙剂,虽然有些广告中称其吸收率很高,但实际效果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一些医生主张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
10种含钙量较高的食物一览表(数值为每100克食物中含钙的毫克数)
食物 钙含量 食物 钙含量
芝麻酱 1170 淡水虾 325
芝麻 946 黄花菜 301
蕨菜 851 黑木耳 295
奶酪 799 南瓜子 235
虾皮 2000 海蟹 208
海带 455 黄豆 169
紫菜 422 鹌鹑蛋 140
【健康提示】在选择《亲子》医学编辑给您推荐的10种含钙量高的食物时,爸爸妈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要根据年龄阶段不同,为宝宝制作不同阶段食用的汤、糊、碎菜或者硬食,以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元素。
● 蕨菜:脾胃虚寒的宝宝不宜多食。
● 紫菜: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宝宝应少食,有腹痛便溏的宝宝不宜食用。
● 虾: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食用。
● 鲜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
● 干木耳:烹饪前用温水泡发,泡发后仍然紧缩在一起的不宜吃。
● 蟹:伤风、发热、胃痛、腹泻以及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食用。
● 黄豆:一定要熟食后食用;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黄豆会产生很多的气体,容易造成腹胀,所以,宝宝消化不良或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时尽量少食。
2、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
钙被称为“生命基石”,对儿童的骨骼发育、大脑发育、牙齿发育和预防铅中毒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孩子每天需要多少钙呢?
0~6个月:300毫克/日
6~12个月:400毫克/日
1~3岁:600毫克/日
4~10岁:800毫克/日
11~18岁:1000毫克/日
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仅仅靠食物中摄取的钙远远满足不了身体需要,因此在正常的食物之外,还需额外补足钙剂,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需钙量的50%~60%。
如何选择有效的钙剂直接关系到补钙效果,专家认为:选择补钙品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钙源含钙量是否足够高?是否安全?价效比是否经济合理?
综合这几方面考虑,专家推荐碳酸钙制剂是最理想的补钙品。例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制的劲得钙,含钙量适合中国儿童胃肠道特点,超微碳酸钙的颗粒,科学配比维生素D和锌,吸收快,口味好,服用安全。
3、何时开始补钙
医学专家认为,给宝宝补钙要慎重,切忌过早,比如自宝宝出生就开始补钙,可使宝宝出现腹泻、消化吸收不良等情况,严重时导致营养不良发生。另外,过多摄入钙质,可使骨质过度钙化,机体骨骼过早成熟,造成个头矮小等恶果。
一般说来,如果母亲在孕期有腿抽筋、营养素摄入不全面等情况,或宝宝没有母乳喂养,并出现了营养不良,宜从生后2个月后开始补钙。如果宝宝生长发育良好,则宜暂缓,当出现了下述“蛛丝马迹”时再补不迟。
TIPS:
● 不易入睡,更不易进入熟睡状态。
● 入睡后多汗、啼哭、容易惊醒。
● 白天常常烦躁,坐卧不安。
● 出牙迟,或者牙齿排列参差不齐。
● 学步迟。
● 阵发性腹痛,但又查不出肠道寄生虫,也无消化不良、肠炎等肠道疾患存在。
● 偏食或厌食。
● 手指关节明显增大,指节瘦小无力。
● 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症状。
● 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补钙补到何时为止呢?如果是药补(如钙片),补到2岁左右就可以了。一来宝宝到了这个年龄段,户外活动增多,皮肤受阳光照射后合成的维生素D增多;二来已能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钙和维生素D的来源得以扩展;三来生长速度较以前减慢,佝偻病的发病率大大减低,故不必再投用钙片、钙粉等药物钙剂了。但食补(即多安排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绿叶蔬菜等)则要继续下去,持续终生。
4、夏季也要补钙
一般认为,一年四季中,冬春季节儿童最容易缺钙,奥妙在于气温低,户外活动少,宝宝机体皮肤难以接触日光,导致维生素D的合成减少,而维生素D又是钙质吸收、利用的促进剂,故冬春季节补钙势在必行,而夏天则无此必要了。曲女士就是持这种观点母亲中的一个,出乎意料的是夏季还未过完,她的小宝宝就出现了方头、后脑勺脱发、多汗等症状,儿科大夫告诉她:这些都是婴儿佝偻病的典型信号。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显示,曲女士们的观点已经过时,夏季与冬春季节一样成了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季节。症结有三:
其一,夏天虽然日照充分,但气温太高,甚至酷热难当,限制了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机会,接受日照的几率下降,比冬季多不了好多,这样便导致日光荷尔蒙——维生素D的合成减少,致使钙的吸收率降低,造成体内缺钙。
其二,夏季炎热,体内的消化液分泌减少,宝宝的食欲普遍减低,吃入的维生素D和钙元素减少。
其三,夏天气候炎热,加上宝宝的代谢又较高,出汗多,致使钙元素随汗液大量流失。
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造成维生素D和钙元素“进少出多”,体内的储备下降而出现
“亏损”,佝偻病不期而至也就顺理成章了。自然,及时补钙也就成为了夏令儿童保健中的一项
重要举措。
5、常吃钙片还是缺钙
一位林姓妈妈向笔者咨询:“大夫,我常给宝宝服钙片,可还是缺钙,怎么回事呢?”
常补钙而还是缺钙,问题很可能出在补钙方法不当上。据了解,有的爸妈将钙片捣碎与牛奶混在一起吃,或在喂奶前后给宝宝吃,致使奶中的蛋白与钙结合形成奶块,造成钙质无法被机体所吸收;还有的只给宝宝服钙片,不同时服用维生素D或晒太阳,影响了钙剂的吸收与利用;另外,菜肴过咸,钠盐摄入太多而将钙元素大量“排挤”出体外,同样补钙效果不好。
那么,正确的补钙方法如何呢?建议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是食补必须选对食物。哪些食物堪当此任呢?不少爸妈青睐动物骨,比如排骨汤,其实是“一相情愿”。原来,排骨中的钙含量低,1斤排骨大约只有25毫克的钙质,加上骨头中的钙又难以溶解在汤中(汤中的钙仅相当于排骨的十分之一),而宝宝每天的钙需求量至少在400毫克以上,显然排骨汤难以如愿。比较起来,无论就钙的含量或者吸收率来看,奶类才是最佳来源,母乳最优,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鲜奶。以半岁内的小宝宝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发育对钙的需求。这也是科学家倡导母乳喂养的奥妙之一。除了奶类,鱼、蛋、豆类、绿叶蔬菜等值得推荐。
二是药补要抓好时机。如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样可与钙结合而不易被肠道吸收。其次,为了避免奶汁干扰钙的吸收,最